1. 输出到文件
符号 | 作用 |
---|---|
命令 > 文件 | 将标准输出到一个文件中(清空原有文件的数据) |
命令 2> 文件 | 将错误输出到一个文件中(清空原有文件的数据) |
命令 >> 文件 | 将标准输出到一个文件中(追加到原有内容的后面) |
命令 2>> 文件 | 将错误输出到一个文件中(追加到原有内容的后面) |
# 将 ls 的帮助文档输出到文件 readme.txt(如果文件不为空会覆盖)
[root@localhost ~]# ls --help > readme.txt
# 追加文本到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“hello word” >> readme.txt
# 将错误信息输出到文件(因为没有 abcde 这个命令,所以会出错)
[root@localhost ~]# abcde 2> readme.txt
# 将错误信息追加到文件(因为没有 abcde 这个命令,所以会出错)
[root@localhost ~]# abcde 2>> readme.txt
输出到黑洞:
# 将输出重定向到空设备
command > /dev/null 2>&1
使用nohup和&配合来启动程序:
# nohup 表示不挂断运行,& 表示后台运行
nohup command &
# 配合 > /dev/null 2>&1 执行命令
nohup command > /dev/null 2>&1 &
2. 命令行的通配符
符号 | 作用 |
---|---|
* | 匹配零个或多个字符 |
? | 代表匹配单个字符 |
[0-9] | 匹配0~9之间的单个数字的字符 |
[a-z] | 匹配a~z之间的字母 |
# 列出所有 sda 开的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 ll /dev/sda*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0 1月 7 17:17 /dev/sda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1 1月 7 17:17 /dev/sda1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2 1月 7 17:17 /dev/sda2
# 列出 sda 后有一个字符的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 ll /dev/sda?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1 1月 7 17:17 /dev/sda1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2 1月 7 17:17 /dev/sda2
# 列出 sda 后有0~9数字的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 ll /dev/sda[0-9]
3. 常用的转义字符
符号 | 作用 |
---|---|
反斜杠(\) | 使反斜杠后面的一个变量变为单纯的字符串。 |
单引号('') | 转义其中所有的变量为单纯的字符串。 |
双引号("") | 保留其中的变量属性,不进行转义处理。 |
反引号(``) | 把其中的命令执行后返回结果。 |
# 输出环境变量 $HOME 的值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"$HOME"
/root
# 单引号,转义其中所有的变量为单纯的字符串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'$HOME'
$HOME
# $$作用是显示当前进程ID,所以会输出进程id + HOME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"$$HOME"
2889HOME
# 对第一个$进行转义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"\$$HOME"
$/root
# 将反引号的字符作为命令执行后返回结果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`uname -a`
Linux localhost.localdomain 3.10.0-862.el7.x86_64 #1 SMP Fri Apr 20 16:44:24 UTC 2018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/Linux
4. 环境变量
Linux系统中最重要的10个环境变量
变量名称 | 作用 |
---|---|
HOME | 用户的主目录(即家目录) |
SHELL | 用户在使用的Shell解释器名称 |
HISTSIZE | 输出的历史命令记录条数 |
HISTFILESIZE | 保存的历史命令记录条数 |
邮件保存路径 | |
LANG | 系统语言、语系名称 |
RANDOM | 生成一个随机数字 |
PS1 | Bash解释器的提示符 |
PATH | 定义解释器搜索用户执行命令的路径 |
EDITOR | 用户默认的文本编辑器 |
[root@localhost ~]# echo $PATH
/usr/local/java/jdk1.8.0_181/bin: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root/bin
设置环境变量,例如我们要创建一个 WORKSPACE 的环境变量。
[root@localhost ~]# WORKSPACE=/home/workspace
[root@localhost ~]# cd $WORKSPACE
[root@localhost workspace]# pwd
/home/workspace
export 命令将其提升为全局变量,上一步设置的变量不具有全局性,作用范围也有限,默认情况下不能被其他用户使用。可以使用export 命令提升为全局变量。
[root@localhost ~]# WORKSPACE=/home/workspace/
[root@localhost ~]# export WORKSPACE
[root@localhost ~]# su duke
[duke@localhost root]$ cd $WORKSPACE
删除环境变量,使用 unset 命令删除环境变量
[duke@localhost workspace]$ unset WORKSPACE